国画学者李伟平采访实录快讯
李伟平这位在书画界耕耘多年的知名书画艺术家,山水画作,笔墨不凡,别具匠心,构图之法,自然随意,随物赋形,三五物象,意味深长,自成一统,深得画坛内外,众人称赞,其励志的书画人生,也很值得众人敬佩。
由此,在2021年的春天,京城南郊,万花盛开的时节,著名作家编剧黄开建先生,对国画画家李伟平进行了采访。也通过这次采访,给大家揭秘了书画名家李伟平对中国山水画非同凡响的艺术感悟和励志的人生追求。
那么,也就让我们通过对话和采访的形式,走进书画大家李伟平非同常人的内心世界。
采访人:黄开建,笔名鲁人,编剧、丰台区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石景山作协影视部主任,首都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库成员。
被采访人:李伟平,字仲熙,书画学者,中国长城书画院特聘画家,中央新影老故事频道《写意人生》书画家栏目总策划,首都雄安新区臻一书画院副院长,北京久真真藏文化机构总监。
黄开建:尊敬的李伟平先生您好,中国书画类别很多,您选择了山水画这样的类型,是出于喜爱还是创作市场的考虑?
李伟平:谢谢黄作家,我想借用元代王冕的《墨梅》为引言: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首古诗词体现了我不仅喜欢山水画,也更喜欢花鸟画,中国国粹书画艺术已传承几千年,现在是家家户户装点房间的必备品,随着时代变迁,书画艺术已进入普通百姓家,已变成了万众收藏的书画大国,展现了东方艺术之源的传承根基,我选择山水尤其是传统写意山水更能体现大美山河,畅叙胸怀。
黄开建:对于山水画,能否谈谈您最开始进行创作的动机是什么?
李伟平:我出生在祖国西部冀县的伟平,故乡天水的人文积淀、灵秀山水赋予我艺术营养。从本土的山水艺术沃土中,寻找着创造艺术灵感。
对传统艺术,尤其是对古代山水的深刻理解,刻苦临习,一幅幅天然山水图案,传统美术之要义,是要通过心痕与笔痕,将“美”之意像传达给观者。平面之美,只能是标签化的表达,更重要的,是要讲求中国文化中那种虚灵、澄澈的诗意审美。更高一级的是,还要有哲学的意味,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照。一句话,中国画讲究的是气韵、格调,是要创造一种超出自然的精神氛围,因而,它比单纯的造型艺术多了更加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内涵。应该说,这是我的创作动机。
黄开建:您的山水画有哪些新的看点呢?针对这些看点,请您谈谈您的想法,另外,它是否达到了你心目中的对于艺术理想状态的追求?
李伟平:有朋友针对我的书画作品,用诗歌赞到:
明丽俨雅,高贵雄涵,古厚流畅,意趣盎然。
山水之间,可停可留,云雾之际,可见神仙。
亭台楼宇,可得悠闲。渔歌水畔,自在乐天。
丹青自在,满满云烟。笔墨菩提,大有清欢。
构图之法,自然随意,随物赋形,三五物象,意味深长。笔墨之韵,简约流畅,一任天然。墨分五彩,赋色古雅。设色精当,惜墨如金。通观画作,工写之间,自出机杼,别具一格。汲古而出新,以其独到的笔墨、无限的意趣,进而达到他艺术创作的心化境界。古朴清雅,格调明快是伟平最基本的追求。无论是大幅巨制,还是小品山水,都能显现伟平的深远之境,但艺术无止境,追求永无边。
黄开建:您比较喜欢的书画大家有哪些?最喜欢他的哪些作品?他对您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伟平:如:黄宾虹、傅抱石、张大千、陈少梅、尤其喜欢齐白石的水墨清水虾等……
我深受这些艺术大家影响,融会黄宾虹山水焦墨之法与中国工笔壁画之传统,融合自家西北黄土派山水的雄浑,加以南派笔墨的娟秀,独处幽兰,自出芬芳。以谦和自省之心,求究竟深邃之造诣,写心中水墨之山水、追众位良师之精髓。
黄开建:谈谈您的艺术人生经历?名字,出生地,上学年龄,从艺经历,重点谈一下对于艺术的追求,经历的坎坷磨难等等。可以多谈。
李伟平:我生于甘肃天水之古冀县。幼承家训,研习书画,1990年进京,耽心绘画,遍访名师,曾就学于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中国国家画院等.......
梦想着成为一个画家,经商只是我的副业。在迷茫时经商,在顿悟时作画。因为迷茫,所以需要走在人生路上,寻找出口;因为顿悟,所以需要走在艺术路上,寻找归宿。遍访名师,博览群芳,游山赏水之后,他顿感恍如隔世,原来曾经的追求,实际上近在咫尺。艺术之心其实就是笃行之心,只要心在路上,艺术就在身旁。
作为一个画家,除了练笔,还一定要养浩然之气。有了气节,气量和气魄,便会有一种异于常人的精神状态。落笔自会震撼人心。致广大,尽精微。在伟平这里,得到了最深刻的体验。繁复茂密,悠远深邃。这是自然与心灵的深层次对话。在这里,他找到需要的笔墨载体,也得到了艺术上无限的启迪。
艺术,是自古而今的长河,弱水三千,一瓢足饮。无人能阻挡和割裂其发展的洪流。艺术家的使命,便是丰富其个体,继承其精华,推动其进步。生活没有积淀,则没有灵感与生命,艺术没有境界,则更加难以逾越。伟平,已然在这艺术之宇宙中尽情遨游。他不迷惑,亦不轻狂。有追求,有自我,有思考,向未来。
“画山就是画人、画人格、画精神、画自己”这是我发自内心的艺术感悟。
鸡蛋,从外部打破,最多只能是食物,从内突破,则是一个生命的诞生。绘画对于画家来说,就是第二生命。这个第二生命只有开始,所谓艺海无涯,了无终点。从满怀理想,到前途迷茫;从青春少年,到霜染双鬓,伟平的心灵轨迹,一直遵循着心中理想的那条艺术之路不懈前行。
2017年,由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杨晓阳亲笔题名的《李伟平书画作品集》出版发行,全面展现了李伟平近年来的创作成果,作品题材广泛,构图精致,画中诗意盎然,情境交融,深得业界赞许。
也在2017年举办多场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中外艺术交流展;受到欧洲时报总裁张晓贝先生接待及刊登该报,并为巴黎华侨华人会捐赠作品,深受国际友人的喜爱,连接了友谊。
看他这些画作,一股浓郁的古韵新谈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幅幅作品,如同一颗颗沙砾,铺就在他曾经走过的路上。沙砾上留下的一串串脚印,那是他生命中美好的印迹。他的艺术之路,将无比高远,鸿爪云泥。
黄开建: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品以出名而评估艺术价值,你怎么看?
李伟平:古语说:“欲速则不达,很多事情越急越办不成事情,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影响创作心态,一个人厉不厉害出不出名不是靠自己吹捧而是靠大家的认可,人的名声不是一朝一夕就认可的而是要慢慢的为人津津乐道,只要你有才不怕无名,名声是虚的,本事是实的做人做事最忌讳的就是急于成名,因为急于成名就会迷失方向,人生路不用着急,快餐、体会不到美餐的幸福感,快阅读、品尝不到书中精华,急就会失去一生的美妙,人生不在于快速到达终点,而是一路走过来的风景。艺术之路只要慢慢来用正真本领压身艺术品得到的价值与名气才是正真令人佩服的。
黄开建:您好李老师,在咱们的这次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也请您对书画爱好者,谈一谈您的寄语。
李伟平:一件艺术品在拥有自己专属艺术品品鉴的同时,还更能享受到艺术品升值带来的喜悦。
这样集古今文化氛围的办公环境会让您在工作时精力充沛,决策果断,更加充满智慧,硕果累累;这样有山水花鸟怡情的居家环境会让您在家里心情舒畅,身心放松,亲人笑声相伴,爱满家中!
无论是行政高官还是企业高管,集团老总或公司经理办公室的挂画风水是至关重要的。好的风水字画,世人皆求,可以为我们带来好运,使我们开拓视野,成就事业,家庭和睦,幸福美满,好风水,惠泽八方。
亲诚慧容,因缘和合:民心相通,艺术无界,传统书画将《由东方艺术艺术之源》点亮世界文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