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装实训考核装置快讯

2020-11-03 17:18:40    来源:搜好货    
(一)《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现状《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是电气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通过安装和调试电

(一)《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现状

《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是电气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通过安装和调试电气控制线路,能直观的认识各电气元件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理解电气控制线路工作原理。因此实训环节教学的课时数在课程总课时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二)《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课程的学习重点是掌握常用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掌握电气线路排故的方法。但是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在电路功能测试和排故环节,给实训教学带来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堂效率降低,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电气控制线路都是用三相交流电源供电,在学生调试电路的过程中安全用电和规范操作是至关重要的。电路的通电调试不仅需要教师在场指导,还要以电路安装正确作为保障和前提,但是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教师无法同时监督和指导多位学生进行调试,因此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存在安全的隐患。


2.依赖教师指导查找问题,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意识


在调试电路功能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缺乏调试电路的经验,因此对于出现的故障无法找到故障点,排除故障。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愿意自主分析和排故。上述情况都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困难和阻碍。


3.过程评价指标单一,安装过程缺乏有效指导


教师只能对学生已做好的电路进行检测,缺乏过程性评价的依据,导致评价指标单一。

教师根据整体情况大致判断班级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存在片面性,无法对每一个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能真正的达到“让每个学生都掌握电路安装与调试方法”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也无法做到针对每个学生的有效指导,实施因材施教。


针对本课程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借助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进行实训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和完善,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信息化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软硬兼施”强化学生安全操作意识,实训设备安全隐患


《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中使用的传统的实训设备主要采用金属网孔板做为安装面板。这种电气安装实训考核装置的优点是元器件可以根据电路需要安装和拆卸,安装电路直观,接线方便。但是,由于金属网板本身具有导电性,在没有其他隔离装置的情况下,必须要有可靠的接地,保证通电时学生操作的安全。另一个更突出的问题就是在班级学生较多的情况下,教师无法做到对每一位学生的安装过程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可能在电路存在严重错误的情况下私自接通电源,造成短路故障,损坏元器件,给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为了提升电气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性,实训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更换实训设备安装面板,融入软件控制,打造安全高的智能化实训设备。


首先,通过软件操作系统严格控制通电试验。利用计算机数据分析监控学生整个电路接线的过程,如果发现接线错误,将通过软件控制实现自动禁止合闸,学生未经教师允许私自通电的情况,保证调试过程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同时,将元器件的安装面板由金属网孔板改为缘性较高的耐磨高密度板,提升实训设备本身使用的安全性。根据实训教学需要,制作成功能独立的单套实训设备,在面板上标注电气控制线路名称,让学生在使用过程中能直观的将电路名称与电路功能对应起来,通过调试过程加深对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

好货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