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的栽培技术大全 快讯

2019-09-23 20:44:55    来源:搜好货    
香榧又名细榧、玉山果、枫桥香榧,为浙江省珍稀干果。香榧炒熟松脆可口,营养丰富,具有特殊香味,深受群众欢迎,畅销国内外,效益可观。一、树种特性

香榧又名细榧、玉山果、枫桥香榧,为浙江省珍稀干果。香榧炒熟松脆可口,营养丰富,具有特殊香味,深受群众欢迎,畅销国内外,效益可观。

一、树种特性

香榧为常绿乔木,雌、雄异株,开花期4月份,风媒传粉。雄树光开花不结果,雄球花单生于一年生枝条背面叶腋间,单株花期多数为2-3天,少数6天左右。因此雄树有早花、中花、迟花之分。

雌花成对生于当年新生枝──结果枝中上部叶腋间,当胚珠孔出现晶明透亮的圆珠液滴──传粉滴时即为开花标志,传粉滴因天气变化会产生吞吐现象,重现时对授粉无妨,有等候授粉之特征。全花期15天左右,单株花期与全花期相对一致,最适授粉期为始花期5-7天内。果实到第二年9月上中旬成熟,所以在当年5-8月间,同一树上结有大小二代果实。

香榧属中等喜光树种,幼树喜庇荫,进入结果期后,需要充足阳光,喜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临风、向阳的生态环境,一般分布在海拔200-800米地区。香榧根浅,肉质,主根不发达,根系最需通气,切忌积水,最适宜栽植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石灰质风化土上,粘质土不甚适宜,其上所结的榧子小而轻。

香榧嫁接苗栽植后5-7年始果,15年进入盛产期,一般株产榧蒲100-200公斤,最高可达600公斤,经济寿命可长达500年以上。

QQ截图20181130153633.png

二、育苗

1、砧木培育。在9月上中旬,采集充分成熟的种子(可用圆榧、细榧、丁香榧等),去假种皮后用湿沙与种子层积贮藏进行催芽。香榧种子有2年完成发芽的特性,到11-12月即有少量种子萌芽,到翌年3月,发芽率高的种类可达80%左右,一般为20-40%左右,即可拣出分批播种,3月底未发芽的种子,春季不再发芽,继续用湿沙贮藏,到第二年3月份发芽率可达90%以上。每亩播种量50-60公斤,出苗后应搭棚遮荫,防止烈日直射。

2、嫁接苗繁育。实生苗培育1-2年后,于3月中下旬,采用切接或挖骨皮接、劈接法(大砧木采用劈接或插皮接),用良种接穗进行嫁接,成活率可达90%以上,再培育2年后,即苗高达50厘米左右时可定植造林。 香榧也可采用先以砧木定植,至砧木生长达一定大小后,进行就地嫁接。

三、种植

1、园地选择:香榧宜选择海拔250-600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或石灰质风化土和凉爽温湿的丘陵谷地种植,不宜种在排水不良、重粘土、干旱瘠薄的地方。

2、整地:在坡度15°以下,可以全垦整地使土壤熟化,有利根系发育。15-25°筑水平阶梯或带状整地。25°以上地区,全垦整地易造成水土流失,宜进行块状整地(1米见方,60厘米深)。

3、挖穴:植前开大穴,穴规格80cm×80cm×60cm,每穴施腐熟厩肥25-50公斤,或腐熟菜饼1-2公斤。

4、密度:栽植密度一般5×4米,亩栽30株左右,在山岗、山脊和土壤瘠薄处可密一些,山腰、山脚及土壤肥沃处可稍稀一些。

5、栽植时间:一般在冬季冻前或春季开冻后种植,选雨后或阴天带泥球移栽,随起苗随定植,如长途运输,须做好枝、叶、根的保温工作,并用钙镁磷肥沾根。苗木应保证在60cm以上,带宿土移植,有条件的可选用容器苗造林,以提高成活率。

种后立即浇透水,使根系和土壤充分密接,上覆松土培土成馒头状,不宜种得过深,同时应在临风处配种3-5%的授粉雄株。栽后要及时遮荫,可以因地取材如竹枝、松枝等,最好能做防护竹筐,既可遮荫,又可防止人畜损害。

QQ截图20181130153131.png

四、管理

1、幼林期:一是做好植株保护和夏季遮荫:香榧在幼林期特别是栽植后三年内,一定要设置保护圈,每年夏季高温干旱(6月至8月)来临之前应在保护圈上固定覆盖遮阳网及时遮荫;

二是搞好树盘管理:香榧定植后每年夏季均应在定植穴(树盘)一定范围内的土壤进行覆草保墒,定植后第二年或第三年开始,每年秋冬季节进行扩穴深翻,改良土壤;

三是除草和合理施肥:每年结合施肥除草3-4次,7-8月份期间禁止除草。基肥结合扩穴深翻时施入,追肥每年进行3-4次,要求少量多次,目的是促进其生长。追肥的种类可用从粪尿、尿素、复合肥等,基肥的种类有猪牛栏肥、饼肥、鸡鸭粪、复合肥等。香榧生长缓慢,幼龄期可套种豆类与草子等绿肥作物,改善土质,增加收益。

2、成林期:由于香榧根系具有好气性,林地除砌坎培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外,每年1—2月份,要通过深翻施有机肥以改良土壤,通水通气,促进根系生长;7-8月浅锄一次,并割取杂草、嫩柴覆盖根际,以降低地温,减少水分蒸发。每年施肥2-3次,第一次结合深翻时施入,亩施腐熟厩肥2000-2500公斤,或株施腐熟栏肥约50-100公斤,或株施饼肥5-10公斤;

第二次在5月上中旬,株施以2-5公斤磷、钾为主的保果肥(复合肥),促使种子的充分发育,减少生理落果;第三次在香榧采收后的9月中下旬,施以适量的速效肥,加快树势恢复,为翌年的开花结果打下基础,一般株施2-5公斤复合肥。有机肥不足是造成香榧大小年的主要原因。

3、整形修剪:作为果树栽培,通常要求树冠低矮,以便采收和管理,并可减少风害。因此,香榧树形一般采用多干圆头形或单干自然圆头形,树冠高度控制在4—5m以内。香榧枝叶具有自然消长规律,会自然脱落,除疏、剪部分过密枝、枯枝和病虫枝外,可任其自由生长,不必精密修剪。

4、人工授粉;在当前雄花不足的情况下,为预防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方法是,在雄花开放前1-3天,用手摘取雄花蕾或用剪刀剪取雄花枝,薄摊于通风、干燥处,第二天即有少量花粉撒出,3天后撒尽,即可收集,并掺5-10%松花粉拌匀作填充剂,放入撒粉器内,在雌花盛开时进行撒粉或把花粉加水(1-2%)喷雾。在始花后2-3天内受孕率最高。花粉在常温下可保持生活力15天左右,雌花可授期为12天左右。用粉量一般每株50g左右。也可以用高接雄性接穗、雄株补植等措施来提高产量。

QQ截图20181130153114.png

5、喷施农药“爱多收”,防止落果增产量。

“爱多收”1.8%水剂,属低毒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长期来落花落果严重而颗粒无收的榧树上使用,能显著的提高受精结实,减少落花落果,增加产量。

使用方法:采用全树5000倍浓度的药液喷雾,以枝叶果喷湿为度。

使用时间:第一次喷雾在开花前的4月上旬,第二次在5月上中旬。配制方法:5000倍药液的配制:15公斤水加“爱多收”药液3毫升,或10公斤水加“爱多收”药液2毫升,每小包“爱多收”为10毫升,可加水50公斤。

五、病虫害防治

香榧病虫害一般较少,主要有以下几种:

1、病害:苗木立枯病,为害刚出土的幼苗、嫩芽,用敌克松2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600倍液喷雾;“细菌性褐腐病”为害果实,造成大量落果,可施用800倍代森锌液或600倍叶青双液或500ppm农用链霉素,从5月上旬开始每隔7天左右喷雾一次,连喷3-4次可减少病害发生、发展。

2、虫害:小地老虎为害幼苗茎、叶,可用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天王星1000倍液喷杀;土栖白蚁为害树干、根系,可用松枝、松毛缚成小捆或将林地中枯枝落叶扫集成堆,在地上设“诱杀堆”,白蚁会聚集在此诱杀堆中取食,可在早上翻开诱杀堆,一发现土栖白蚁,即在虫体上喷“灭蚁灵”,白蚁带药归巢,相互感染,可使白蚁倾巢覆灭。

六、榧籽加工

作为干果食用的榧籽,先除涩,后炒制:

l、去种皮:香榧采后堆放在场地上,盖上稻草,经常浇水。7-10天后,假种皮已腐,即剥除种子,取到榧子。

2、除涩:将榧子用烫的草木灰掩埋10-15天,利用热灰吸水除涩,也可将榧子堆放10天,盖稻草,常浇水,当种衣由紫红色变深褐色时,用清水将榧子洗干净,放阳光下曝晒除去水份,然后用沸水浸烫5分钟取出晾干。

3、炒制:

(1)椒盐香榧:第—次炒制时,先将米粒大小的砂倒入锅中炒烫,再加入与砂同量的香榧共炒、几分钟后外壳已很烫,剥开壳见种仁两头微黄时,即出锅装袋,浸入盐水中5-10分钟,取出滤干再炒至种仁呈米黄色,酥香可口,便可取出,炒时火不可太猛,以免外壳炒焦。每50公斤榧子用盐2.5公斤。

(2)淡籽香榧:不浸盐水,炒法同上,一次成功。加工后的榧子应保持干燥,以免受潮变质。


好货优选